English

中国书店冲出世袭领地

1999-08-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孟 华 我有话说

和以往中国书店在繁华商业区摘下牌子就再也无望重返故里不同,几个月前,中国书店在北京琉璃厂经营的厂甸食府又摘下了牌子,可随后,由中国书店经营的文教书店和医药保健书店堂而皇之地挂出了自己的招牌。这一举动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而且引起了业内同行的思考。

中国古旧书业两千年来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曾经为古往今来的文人所瞩目。在漫长的岁月里,古旧书业尽力地搜索、抢救古代史籍和文献资料,使其得以跨朝越代保存至今。可以说,古旧书业是沟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媒介,其作用是其它行业无法替代的。然而,受整个图书市场下滑的大气候影响,近年来古旧书业的行情并不容乐观。

从全国范围来看,整个古旧图书市场呈萎缩形势。河北等省的古籍书店已经销声匿迹,一些省的古籍书店与新华书店合并,日子也不好过。作为第一家国营和全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现有分布在北京市6个区的20多个门店,但规模仍没有昔日拥有上百家古旧书店时宏大,声势也不及东西两场(东安市场、西单商场)、南北两街(琉璃厂街、隆福寺等)交相呼应时显赫。

困境中的中国书店今夏相继推出文教书店和医药保健书店。其中,医药书店面积约500平方米,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分20余类专柜专架,共计8000余种图书;文教书店约有200平方米,7000余种图书。据书店的部门经理介绍,两家书店在开业伊始销售额都很不错。医药书店开业第一天,销售额创2万元;文教书店开业3天内,日销量均近万元。这当然与书店推出的便利服务措施相关。医药书店利用店社合一的有利条件,为在医术上颇有建树的中医专家们提供出版发行渠道;为家有古旧医书的读者提供代拍、代卖业务;承诺三环以内24小时送货上门;同时陈列、代发读者送来的藏书目录,便于收藏医书的读者相互交流。文教书店的“以旧换新”业务更是在顾客及书店行业内引起很大反响。看来,医药、文教书店确实在服务上开动了脑筋,也为各自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中国书店新开的这两家书店所处的位置正是琉璃厂传统文化街,这是否会给其原有的传统风格造成一定的破坏?

中国书店总经理鲁杰民告诉记者,推出这两个书店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要在保持原有特色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弘扬传统文化;二是任何传统只有贴近人民大众生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如果只是阳春白雪,吟诗弄乐,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结合,传统文化就会缺乏生命力,封建糟粕就会侵入人们的生活。在此前提下,在别人开娱乐城、酒店时,我们把原有的饭馆拆掉改成书店,扩大书店的经营模式是有道理的。而且我们的文教、医学书店是与中国书店特色紧密相连的。

中国书店韩征向记者介绍说,医药书店、文教书店都是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书店自身特色开办的。医药书店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经营古、旧、新中外医学书刊的书店。从流传下来的《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现代人讲究的美容药膳等方面的医药图书都有。其中线装医书约占1000余种,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文物价值于一身的稀见善本医书就有100余种。鲁杰民说,琉璃厂一带外国人比较多,中国书店在古文化街上开办如此规模的医药图书专营店,目的就是弘扬、发展、继承中国中医药学的精髓,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将中华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播给世界人民。同时,书店作为文化窗口,也将西方先进的医学知识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而推出文教书店是考虑到南城区有不少中小学,周边却没有教育书店的现实情况。同时,很多读者强烈呼吁收购旧书、旧课本,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正是由于中国书店具备收购旧书、重新投入市场流通的特点。

据了解,中国书店在整体的经营管理上也将加大改革力度。首先是调整经济结构,琉璃厂文化街共有6个分店,过去风格雷同,经过调整,专业特色明确了,定位更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未来的市场竞争。

不能否认的是,古老的中国书店要想走出困境仍然面临种种挑战,医药书店、文教书店的前景究竟如何尚难下定论。但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容不得我们再固守过去,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拓展生存空间,才能迎来一片海阔天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店的改革无疑会给古籍书店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借鉴,为古旧书业注入新的活力。而“弘扬文化,贴近百姓,推陈出新”,以新的经营理念在一片新领域中树立自己的品牌,中国书店仍需加倍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